
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发短信威胁要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_夫妻吵架以自杀威胁,丈夫不制止违法吗?
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
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
如果影响到人身安全的话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威胁恐吓如果情节严重了就会导致违法,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法律问题,欢迎到王海英律师网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发短信威胁要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发短信威胁要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1)单纯发“要杀人”不属于犯罪行为,如果说明要杀谁,一旦被查实,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具体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①、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③、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2)、如果说明了要杀谁,且发给要恐吓的人,一经查实,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具体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大家阅读到这里,相信已经对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已经有所了解,其实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没有我们常人想象地那么复杂,如果你对上述文章中的叙述或者对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到疑惑,欢迎来王海英律师网找专业律师进行相关专业咨询,或者直接委托王海英律师网律师。
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存在恐吓威胁行为,会受到治安处罚或者触犯《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或者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以上就是王海英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问题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到王海英律师网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夫妻吵架以自杀威胁,丈夫不制止违法吗?
【案情简介】
夫妻吵架,妻子怀疑丈夫有外遇。要求丈夫和第三者断绝关系。并拿出一瓶安眠药对丈夫说:“你要再去和她见面我就自杀。”丈夫说:“你爱死不死。”扬长而去。回家后,发现妻子真的服药自杀了。
检察院对丈夫提前诉讼,认为丈夫构成故意杀人罪。
控方的意见是:
被告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杀人的目的是期望被害人死亡,不管他的目的是否到达,都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杀人是指明知被害人有可能死亡,不采取任何措施,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一但被害人发生死亡结果,就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本案被告明知自己的妻子要自杀,未与制止,对妻子的死亡抱的是“爱死不死”的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杀人罪的特征。要求法院对被告按照故意杀人罪处罚。
【法律解读】
、任何犯罪都要有犯罪行为。本案被告人如果把可能致死的药物灌到妻子口中,自己离开了,对妻子的死亡结果抱着“爱死不死”态度,那才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本案被害人所服的安眠药是她自己找的,药是她自己吃的。被告人没有参与任何行为,不能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
公诉人意见:
犯罪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被告人明知和女友约会可能导致妻子自杀,这属于被告人的作为行为。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间有互相扶助的义务。”救助妻子自杀是丈夫的法定义务。被告人明知妻子自杀,不履行夫妻之间的扶助义务,属于不作为的行为。认定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没有错误。
辩护律师意见:
杀人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和女友约会行为,不属于杀人行为。按照公诉人的逻辑,丈夫和女友约会,造成妻子自杀,丈夫的约会行为就是杀人行为。如果妻子没有自杀,丈夫的约会行为就应当构成杀人未遂了。杀人未遂也属于杀人罪。那中国不就多出几十万、几百万的杀人犯了吗?全世界的杀人犯几亿也打不住!也许我们今天在座的都是杀人犯。
“夫妻之间有扶助的义务”,那是婚姻法的规定。婚姻法属于民法的范畴。夫妻之间的扶助义务,是指民法层次的义务,即经济扶助和感情扶助。这里是刑事法庭。刑事法庭不能引用民事法律给被告人定罪。
本案被告人的妻子是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她有权利选择生存和死亡,她有权利选择如何死亡。中国每年有三十万人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这三十万人的亲属都要为他们的死亡承担故意杀人的罪责吗?
据此,本案被告人不构成犯罪。
【案情评析】
本案公诉人讲的是法理。过去,像这种情况都是认定为故意杀人。间接故意杀人的从轻处罚,一般判4----6年。
本案辩护律师也讲法理。而且道理讲得比公诉人更透彻。讲的公诉人败下阵来。使得法官倾向了辩护人的意见。
语言威胁恐吓算不算违法_发短信威胁要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夫妻吵架以自杀威胁,丈夫不制止违法吗?
非法集资罪 东友刑事律师咨询 刑事案件辩护 刑事案件的辩护